蛀牙不能一次治完是医生“忽悠”?这些误区了解一下
蛀牙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生过蛀牙的人不在少数,因为蛀牙而就医的人也较多。然而,对于不同的人,蛀牙的治疗方法和过程似乎并不相同。难道真是医生“看人下菜碟”,蛀牙治疗为何要因人而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蛀牙治疗这些事儿。
毋庸置疑,大多数蛀牙确实是需要治疗的。然而有些蛀牙,或是没有治疗的必要,或是没有治疗的可能。具体需要考虑的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1.蛀牙状态是“静”是“动”
有些蛀牙虽然确实已经发生,但随着牙齿局部周围环境的变化,却不会再继续发展,专业说法为“静止龋”。这种情况主要见于蛀牙区域被磨平,病变部位由隐匿状态变为开放状态,不再容易造成牙菌斑堆积的情况。此时蛀牙变色状况虽不可能恢复,但是病变部位硬度却高于“活动龋”,表明牙齿组织已经获得一定的修复。由于病变不会再进展,且不会影响正常使用,则无需治疗。若依旧按常规钻牙补洞,带给牙齿更多的是伤害。
2.补牙材料有无“依靠”
蛀牙发生早期,被破坏的牙齿组织并不多,医生只要去净腐败变质的部分,然后对牙洞稍作修整,即可补好。然而当牙齿烂到只剩下断壁残垣,即使补牙,补牙材料也会因为无依无靠而无法保持稳固。尤其遭遇外力时,牙齿组织和补牙材料更是自顾不暇,哪里谈得上相互支撑?所以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失败。倘若只剩下一个残根,情况自然更加不容乐观。
蛀牙不能一次治完,是因为有些医生希望“多收费”?早期的蛀牙,只是伤及牙齿的“皮毛”,治疗自然相对简单,钻钻补补即可了事。然而,随着病变不断加深,棘手的问题必然接踵而至。
3.验证内部“有”炎“无”炎
很多人以为,只要牙齿破坏不太深,牙齿内部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补牙肯定是可以一次搞定的事情。
事实上,牙齿的外壳结构分两层,即牙釉质和牙本质。牙釉质是最外层的,也是最强韧的,为实体结构。牙釉质不但可以增加细菌入侵的难度,而且可以将炎症拒之门外;牙本质则由许多束空心管道结构构成,管道结构可使牙本质成为炎症的“良导体”,牙齿内部即使还没有和细菌真正接触,也可能已经出现炎症反应了。
牙齿内部究竟是否有问题,医生既不能单凭肉眼判断,也不可能活检做病理诊断,而只能通过验证获知。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安抚治疗,即先给内部消炎,并暂时简单修补。观察一段时间后,如果牙齿没有出现疼痛等异常,才可以放心做最后的修补。
有炎症更要刮骨疗伤,牙齿内部确实有炎症,很难通过一般的消炎治疗解决问题。这主要和牙齿内部的血液循环不好有关。血管细如发丝,即使口服或静注消炎药,药物到达牙齿内部也所剩无几了。所以,牙齿消炎时局部用药更有效。
单纯用药其实也远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腐败变质的东西都还在牙齿里面,因此清理内部垃圾更加重要。这种治疗有点“刮骨疗伤”的味道,不但发炎的血管、神经等要被取出,而且被细菌污染了的牙本质,同样需要“打磨”。在彻底去污的基础上,再在局部用上消炎药,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这种经过“打磨”式清理后的局部消炎治疗,效果并非立竿见影,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显效。所以,牙齿内部确定有炎症时,蛀牙更加不可能一次完成治疗。
蛀牙治疗的具体策略,是基于对蛀牙病变状态、破坏情况和内部炎症做出正确判断的合理选择,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该不该治,能不能治,要治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