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话科普】《空中科普》第四百九十期,中草药——玉竹

相信科学,拒绝谣言!又到了我们的“每周主题”——中草药文化知多滴。

说到中国中医药文化,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底蕴十分丰富。但是许多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这次开设的中医药科普新专题我们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把中医药的基础理论、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的方法分享给大家,积极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健康科学素养,让中医药融入生活!

 

《空中科普》第四百九十期

让我们一起来科普中医药知识,

了解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药魅力吧!

 

在广东,有一句俗语:“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汤可以祛湿、消暑、下火、养胃、养生,刚过“立冬”节气,天气渐渐转凉,湿度低、干燥,人的咽喉、鼻子、皮肤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燥感。这个时候广东人多选择煲一些清补润燥的汤水,其中玉竹就是一种常见的养阴润燥汤料。今天的《芳草百味》鹏鹏请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的黄文治中药师来同大家讲讲中药“玉竹”。

 image.png

在广东,秋冬物候干燥,人们都会煲一些清补润燥的汤水,如沙参玉竹汤,它具有很好的清心安神、滋阴润燥、养肺止咳、益胃生津的效果。它滋补而不留湿,有虚可补,有热可清,有燥可润,非常适合秋冬季节食用。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经常喝此汤,能养生、美容。而其中玉竹就是一味药食同源的养阴中药,具有养阴而不滋腻的特点。

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茎呈现出白色或黄色,形状像竹子的节一样。

玉竹最早名为女萎,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书中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中描述它:“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而它有玉竹之名。

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将玉竹与美人连在一起。如唐代王琚的《美女篇》写到:“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诗中所提及的“萎蕤”一物,便是玉竹。玉竹之所以得名萎蕤,是因为其色如玉润,其茎每逢秋冬时节便会枯萎凋落,而美丽的花朵也会跟着下垂,恰似满含娇羞低头的美人。

《本草拾遗》说它“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日华子本草》记载:“玉竹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中医认为,玉竹归肺、胃经。甘,微寒。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竹中一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糖、免疫调节、抗菌等活性。能保护心脏、心脑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

天气开始转凉变干,记得多煲一些玉竹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