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话科普】《空中科普》第三百五十九期,中药“水蓼”二三事
相信科学,拒绝谣言!又到了我们的“每周主题”——中草药文化知多滴。
说到中国中医药文化,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底蕴十分丰富。但是许多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这次开设的中医药科普新专题我们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把中医药的基础理论、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的方法分享给大家,积极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健康科学素养,让中医药融入生活!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空中科普》第三百五十九期
让我们一起来
科普中医药知识,了解中医药文化
感受中医药魅力吧!
01、与诗有关的中药:水蓼
来源:为蓼科植物水蓼的全草。也叫辣蓼。
产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辛、苦、平;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杀虫止痒。
主治:
1、风湿关节肿痛、跌打肿痛。
2、功能性子宫出血。
3、痢疾、腹泻。
4、外用可以治疗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等。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慎服,不宜多服、久服。
水蓼不但是药材,也是很好的调味剂和食材:
01“涮九门头”:
“一盘九脆”:把牛的九个部位的肉在米酒草药中稍涮几分钟,拌上精盐和姜汁,鲜美翠嫩,这草药里面就有水蓼。
02凉拌水蓼:
把水蓼清洗干净后,用沸水焯一下,切碎。然后加上自己喜欢的酱料,就可以服用。功效:消炎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