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科普》第一百九十七期,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由区科协联合区融媒体中心,联手打造的电台宣传栏目——《空中科普》第一百九十七期来啦!
点击音频收听《空中科普》,让我们一起听《空中科普》,用科学的知识点亮生活!
《空中科普》第一百九十七期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日,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但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天地阳气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因此冬至是个大吉之日。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气候学上则以每5天的平均气温低于10℃的始日作为冬季开始。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鹿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气候
冬至前后,北半球获得辐射最少,但下半年地面积蓄的热量尚未散尽,故这时温度还不是最低的时候。冬至后虽日照逐渐增多,但地表热量收支仍然是入不敷出,所以气温在一段时期内仍继续下降。冬至日我国大部地区将进入隆冬时期,常遭强冷空气,甚至寒潮袭击。
“大雪过后冬至连,兴修水利抓肥源。”冬至后,大部分地区田间管理工作较少,应集中力量抓紧时机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时积肥送肥,为春种做好准备。农业上的很多害虫和病菌都是在农作物残留在田间的桩茬(农作物收割后留在地里的茎和根)或秸秆内和杂草上过冬的,应结合冬季积肥清除田间残茬和杂草,及时处理棉秆、玉米秸秆和穗轴,焚烧或加工成饲料,以消灭过冬的红铃虫、玉米螟等。
华南这时气温一般仍在5—10℃或以上,田野里仍是一派生机,要施好菜、麦腊肥,防止冻害。还要注意防止油菜早苔现象,万一起苔应及时打去,打苔应在晴天进行,留下两三个节,打后及时追施有机肥。(油菜早苔、早花是指年前(冬前或越冬期)出现的抽苔、开花现象。早苔早花油菜容易受冻,形成大量落蕾、落花,从而影响油菜产量。)
据从化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统计,冬至到小寒这段时间,从化区常年平均降雨量18.7mm,平均气温13.3℃,平均日照时数76.8小时。平均日最高气温20℃,平均日最低气温8.9℃,在这个时期,我区天气总体以晴冷干燥为主,昼夜温差大,早晚体感寒凉,北部山区易出现霜(冰)冻。
冬至饮食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容易受凉,寒冷又容易伤肺,所以易发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除此之外,这段时间也是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腹胀等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应注意预防和保健。平时要多喝水,防止皮肤缺水。记得少量多次,才不至于让摄入的水分都变成尿液被排出来。冬至时期,还应严防心脑血管疾病,要穿暖防寒,多晒太阳,避免头部受寒,可多吃萝卜、山楂等,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