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科普》第一百四十八期,恐高症只是“胆子小”?你想得太简单了!
由区科协联合区融媒体中心,联手打造的电台宣传栏目——《空中科普》第一百四十八期来啦!
点击音频收听《空中科普》,让我们一起听《空中科普》,用科学的知识点亮生活!
《空中科普》第一百四十八期
恐高症只是“胆子小”?
无论你是不是爬山爱好者,也许都会发现,这两年国内登山景区特别喜欢搞的一个游乐项目就是“高空玻璃栈桥”。动辄几百米高空,在两座高山之间搭建的透明玻璃桥,如果再伴随阵阵强劲的狂风,别说是上去走走,光是远远看着都觉得有些骇人。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游客们在平坦的桥面上脚步蹒跚甚至寸步难行。
在玻璃栈桥上“恐高”情有可原,然而,如果你发现有朋友在高层办公室中都怕得不行,甚至满头大汗、心跳加速、难以正常思考,就需要留意了——你的朋友可能是得了“恐高症”!
恐高症是病,跟胆量和勇气没关系
恐高症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心理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胆子小”,具体表现为害怕站在高楼上或山顶上,靠近桥边、地铁道等心里也会感到恐惧。
一般来说,恐高症患者通常心里恐惧的点是担心从高处掉落会受伤,还有一些恐高症患者会有一种想要往下跳的冲动,也会感觉似乎有一股外力把他们拉到了高地的边缘,甚至可能会出现视觉幻想,即便双脚稳稳地站在地上,却出现身体向下坠落的感觉,感觉自己掉下去或滑下去是躯体表象的一种形式,恐高症患者会因此出现头昏的感觉。
对于阳台、楼梯和电梯的恐惧都和恐高症有关。在即使有护栏或者足够远离高处的边缘、根本不可能掉落的情形下,这些恐惧仍很强烈。
“怕高”是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
据统计,世界上有十五分之一的人或多或少会有恐高的倾向,某种程度上,“怕高”是有进化意义的。这种“恐惧”本身也是人类对自己生命安全的一种保护措施,它可以让人们本能地远离危险地带,降低因为从高处摔落带来的伤亡几率。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使人对高处避而远之,那就是人类已经习惯用平行于地面的视角看事物,而在高处时,人们的视线与地面是垂直的。举例来说,人在地面上看到汽车会看到侧面,从飞机往下看只能看到盖子。尽管都是立体的,但如果把水平视角下的身体平衡能力和方向辨别能力转换到垂直视角,必然是不适用的。获得的视觉信息改变之后,身体极容易失去平衡和方向感,会让人产生安全感的缺失,需要尽快回到水平视角。以上两点原因,决定了“怕高”成为植根于每个人内心的恐惧。
恐高症可以被治愈
既然怕高很正常,甚至可能对生存有利,但怕高≠恐高症。怕高更多的是对危险的警觉,认为高处可能不够安全,如果能确认自己是安全的,一般就不会觉得有多害怕了。而恐高症则不同,恐高症患者在高处会产生很强的焦虑感,即便知道自己其实处于安全的环境,依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慌,并对自己的平衡感失去信心,想要降低身体重心(蹲下甚至趴下)寻求安全感。此外,还可能会出现颤抖、出汗、心悸等生理反应,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思考。
真正的恐高症并不多见,判断自己是怕高还是真的恐高症,标准就是想想对高处的恐惧是否已经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如果没有影响正常生活,对高处的恐惧就属于正常范围;相反,如果因为怕高而无法在高层建筑内生活和工作,或者爬了几个台阶就害怕得不行,很有可能就是真正的恐高症。
除此之外,与怕高不同的是,恐高症患者感受到的焦虑感更强,持续时间更久,发作的时候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的症状,可能会有口干、心率增快、面色潮红等,同时,恐高症患者明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的、不必要的、不合理的,但是自己却无法控制。
恐高症是可以被治愈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系统性的脱敏化治疗方案:将患者长期暴露于其不喜欢的环境中,直到弱化或消除其恐惧的心理。当然,出于安全考虑,虚拟暴露也是推荐的方案,即在用特殊设备营造的虚拟现实里重建一个高度层级的场景。拥有此种设备的诊所更愿意选择这种治疗方式,因为这能让治疗师更有效、更及时地治疗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