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科普》第四十七期,蝙蝠携带那么多病毒,应该直接消灭掉?
由区科协联合区融媒体中心,联手打造的电台宣传栏目——《空中科普》第四十七期来啦!
从新冠疫情爆出与蝙蝠有所关联开始,这种会飞的哺乳动物就几次被拱上热搜,随着相关信息被人们所了解,尤其是蝙蝠作为“病毒储存库”的特质,让大众对它们从恐惧到厌恶,甚至有人提出,应该直接把这种动物消灭掉?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空中科普》,让我们一起听《空中科普》,用科学的知识点亮生活!
《空中科普》第四十七期
流言:
蝙蝠携带那么多病毒,应该直接消灭掉
真相解读:
在哺乳动物中,蝙蝠是哺乳动物中唯一真正能够飞行的物种。据研究发现,蝙蝠身上携带近百种病毒,包括 SARS 病毒、埃博拉病毒和狂犬病病毒、冠状病毒等。目前冠状病毒有38种,与蝙蝠相关的就有16种。
2002年暴发的SARS病毒的病原就追溯到了中国南方的菊头蝠。蝙蝠是许多人畜共患病毒的自然储藏库,但很神奇的是,蝙蝠虽是众多病毒的携带者,但自身几乎不受感染,通常也不发病。还有一个惊奇的现象,有些蝙蝠也是长寿物种,可以存活20-30年。
蝙蝠携带那么多病毒,为什么不直接把蝙蝠全部消灭呢?
蝙蝠的食性丰富多样,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小型的蝙蝠主要捕食农林昆虫和其它小型节肢动物,有研究表明,一只蝙蝠每个夜晚能吃掉的昆虫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一,一只体重为2 0克的蝙蝠一夜可吃掉200-1000只昆虫。蝙蝠也是众多植物的种子传播者和授粉者。
蝙蝠具有较大的科研价值。蝙蝠有很多独特的行为和生理特性,如蝙蝠具有高超的回声定位的能力和飞行技巧,蝙蝠的免疫功能很强大,患癌症的概率低等。蝙蝠虽然个体小,但寿命长,其寿命是相同体重的其他哺乳动物寿命的8-10倍。对蝙蝠的这些特殊生理和行为学的研究,将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物医学提供很多有益的启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森林的砍伐、农药的使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世界范围内蝙蝠的数量在下降,所以需要人们去保护,而不是去捕杀。
如何避免感染蝙蝠携带的病毒呢?
避免人兽共患病主要的防护途径是要禁食野生动物,严禁捕猎野生动物,减少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除此之外,要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当前国际上提倡的“同一个世界,共同健康”的理念,就是将人类社会、野生动物与环境保护都结合了起来,这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